弘一法师:人活着,不要太能干了,太能干的人,到老了身体都不好,钱,有人花,罪,却只有自己受

分类:公众号文章作者:易经
大雁养老 04月17日 02:57
大雁养老 453 浏览

大雁养老


作者:深海

来源:读书369(ID:dushu369com)


古时候有一种虫,生来便背负着执念。


它遇见落叶便拾起,碰着碎石也驮上,哪怕身躯已满,哪怕自身的力量已被消耗殆尽,它依然顽固地死撑着,绝不肯放下分毫。


而这样的坚持,最终往往只能走向一个结局:因体力不支,力竭而亡。


人亦如此,我们在许多时候,都在咬着牙默默忍受,凭借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儿硬撑着。


却未意识到,在这样的过程中,我们正不断地透支着自己的身体,消耗着自己的精力。


弘一法师曾言:


“生活本不苦,苦的是欲望过剩;人心本不累,累的是牵挂太多。”


人生本是一场轻盈的旅程,心若装得太满,脚步自然沉重;眼若看得太重,生活便失了从容。


千万不要因为太能干而透支了健康,钱,有人花,罪,却只有自己受。


行事有度,惜身惜福,才能收获长久的安定与顺遂。



- 1 -

能干是本事,

但过度能干是在透支健康


我们常常赞美一个人很能干:能扛事、能撑场、能解决各种难题。


但能干是一种本事,过于能干却是一种自我消耗。


生活中,过度能干的人往往给自己设定了过高的标准,一旦事情没有达到预期,还会陷入自我否定与焦虑之中。


然而,人不是铁打的,太逞强,把所有事都往身上揽,只会累垮了自己,亲人也跟着忧心。


前段时间,主持过《大风车》《芝麻开门》等节目的董浩,自曝曾患病濒死的经历,令人深思。


他说:


“我的一生中有三次大难不死,第一次就是你们现在这个岁数,1992年,36岁,本命年。”


他在视频中透露,自己曾连续十年左右,每天只睡四五个小时,即使连续高烧都没有休息,靠吃退烧药坚持上班。


长期的劳累让身体不堪重负。


一天,董浩晕倒在办公室,同事赶紧将他送往医院,被诊断为突发急性黄疸型肝炎。


这种病症致死率颇高,而熬夜应酬致使身体严重透支,正是发病的诱因之一。


彼时,躺在病床上的董浩终于明白,正是自己的过度能干消耗了健康,曾经强烈的事业心与进取心,一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



其实在生活中,有不少人像董浩一样,总认为自己要扛住压力,要成为别人的依靠,殊不知那些日积月累的疲惫感,终有一日,会成为压垮身体的 “最后一根稻草”。


正如《养生论》所言:“形恃神以立,神须形以存。”


身体不会说谎,你挥霍的每一分精力,都会变成晚年的病痛账单。


那些年轻时“无所不能”的人,老来常常一身伤病,只因他们误把拼命当成了本事。


人这一辈子,别等到直面生死的关头,才惊觉生命何其珍贵;也不要在失去健康之后,才幡然醒悟,原来那些追名逐利的执念、内心的贪婪嗔怒,都不过是消耗生命能量的冗余。


人到中年,最大的成功不是你有多能干,赚了多少钱,而是还能像年轻时一样活蹦乱跳。


当你感觉到累了,不妨给自己安排一段休息时间,慢下来,才能让灵魂跟上脚步;停下来,才能看清人生真正重要的方向。


记住:人生不是短跑,而是一场马拉松,你省下的每一分力气,都会变成未来的福气。


- 2 -

中年以后,最聪明的活法:

懂示弱,不逞强,会低头


为什么能干的人总是不愿意示弱?


《示弱的力量》一书给出了答案:


“不敢示弱,是因为我们过分渴望认同感,不敢接受自己的不完美,不敢承认自己是一个普通人。”


生活中大多是普通人,如果事事逞强,最终往往只能落得个身心俱疲、狼狈不堪的境地 。


成年人的世界,不需要用能干来证明自己承认局限才是真正的自由适度示弱才能拥抱更自在的人生。


前不久,刷到演员马伊琍在一次访谈中,讲述了自己的经历。


有一段时间,她在生活和事业上都处于低谷期,整个人被无力感紧紧包裹着。


但身为妈妈,为了不让女儿担心,她每日都强撑着笑容,佯装快乐。


直到某一天,马伊琍再也承受不住这样的伪装,便向女儿袒露了内心的脆弱:


“对不起,妈妈现在实在没有力气来照顾你们了。”


令她意想不到的是,女儿竟回应道:


“妈妈,我早就看出来了,你一点都不好。”


“你看你现在,就坐在那儿,一句话也不讲,脸上连笑容都没有。”


原来,女儿早已从她日常的言行举止中察觉到了妈妈的疲态,只是一直没有挑明,反而也陪着她假装开心。


这次对女儿示弱的经历,让马伊琍收获了女儿的理解,也让她恍然意识到,自己并非需要事事逞强,也不需要永远完美。



梁实秋曾经说过:


“中年的妙趣,是在于做自己所能做的事,享受自己所能享受的生活。”


人过中年,体力和精力相较于年轻时难免不如从前,这是自然的生命规律。


与其勉强自己硬撑,不如学会量力而行,把有限的能量用在真正重要的事情上。


学会对年轻人低头,虚心学习新事物,不摆长辈架子;对家人低头,用体谅道歉代替相互指责;对生活低头,接受不完美,与遗憾和解......


当你学会了示弱、低头,人际交往便会顺畅许多,情绪也更平和稳定。


年岁渐长,不必与时光较劲,你要明白有些事不必做,有些人不必争,有些路不必赶。


与生活达成和解,才能在恰好的节奏里,开启全新生活模式将日子过得愈发精彩,尽享长寿之福。


- 3 -

人生下半场,拼的是余力

请把健康置顶


很认同《人民日报》说过的一句话:


“余生,请把健康置顶,因为,走着走着,就会发现,健康才是一切的基础,人生无常,健康第一,做人想通,开心至上。”


一个人真正的成熟,不是逞强,而是懂得量力而行;不是取悦世界,而是先照顾好自己。


记住:你的健康与快乐,才是此生最大的成功。


人生下半场,拼的是余力,从以下三点做起为自己存一份从容,留一份健康


1、 "存钱换成 "存健康"


人老了,要学会转变观念,把 “存钱” 换成 “存健康”,从现在开始,合理规划存款用途,将一部分资源投入到健康中。


肌肉是晚年最好的 “养老保险”,坚持运动,让身体更有活力;饮食是收益最高的"定期存款",合理膳食,为身体提供充足营养;体检是必不可少的"风险防控",及时检查,发现身体潜在问题。


记住:今天的每一个健康选择,都是给未来自己的一份礼物。


一定要为自己的晚年生活积攒健康资本,因为只有身体健康,才能让辛苦攒下的钱发挥更大价值,拥有一个幸福、有质量的晚年。



2、把自己当回事不过多操心别人


你有没有发现,那些特别能干、爱操心的人,更容易疲惫、焦虑,甚至生病?


他们习惯了包揽家务,习惯了对他人默默付出,可这样的付出,换来的往往不是感恩,而是习惯。


你越能干,别人就越依赖你;你越付出,别人就越觉得你不需要被照顾。


可人老了,身体机能下降,精力有限,想保持身心健康,就要学会说“不”,不是所有事都值得你拼命,有些责任,本就不该你扛。


该花的钱要花,别总想着省;该享受的要享受,别总想着以后再说;该休息时要休息,别总硬撑。


后半生,不要太能干了,把自己当回事你的健康、快乐、感受,比别人的期待更重要。


3、欲望低配,永远不要羡慕别人的生活


人到中年,最难得的清醒,是明白我们真正需要的,远比我们想要的少得多。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长期处于高欲望、高压力的状态,会导致皮质醇水平升高,引发失眠、免疫力下降等问题。


而降低欲望,实际上是在给身体减负。


欲望低配,不是消极躺平,而是主动选择一种更健康、更自由的生活方式。


人生最好的状态,不是拥有所有想要的,而是不再被不想要的困扰,当我们不再被物质和攀比所累,身心自然会进入更舒适的状态。


调整心态,学会享受生活你会发现:


健康的身体、和睦的家庭、三两知心好友,平平淡淡才是人生宝贵的财富。



曾经看到过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


“人生不是拿来用的,而是拿来过的。”


你的价值,不在于你能扛多少事,你的幸福,也不在于别人有多依赖你,过有温度的人生,远比追求“有用”更重要。


从今天起,愿你能扛事,但不必事事都扛能吃苦,但不必苦中逞强不困于外物,不透支自己,活出张弛有度的人生。

大雁养老

免责声明

1.部分内容来源于互联网。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发现内容存在版权问题,请联系大雁养老热线400-060-2099,我们将及时处理。

2.用户从本平台转载文章至其他平台引发的一切纠纷均与本平台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