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岁退休高工住进护理院:这种养老模式让我安心!

分类:公众号文章作者:随园养老
大雁养老 04月17日 08:46
大雁养老 479 浏览

大雁养老



最近的天气有几分初夏的味道。尤其是早晨,太阳已明晃晃地催人躲进树荫下,风中仍沁着些凉爽——正是最舒适的时节。


就是在这样一个明媚的上午,我们来到了良渚随园护理院养老层,走进赵延和叔叔的房中。他捧着书坐在窗前,身后是一整片春天

赵叔叔房间窗外的景色



01

“我今年虚岁92岁,实足91岁不到。”

“我是23年10月19号住进来的。”

“3个女儿分别在81年、83年、86年考上了大学。”

“我在北京二机部工作了4年多,又调去甘肃工作了4年,后来去了涪陵,1995年退休后又在上海待了20多年,2019年从上海来到了杭州……”


和赵叔叔对话的过程中,我们看见了一条不断生长的时间线。他能清晰讲述人生中的大事记,仿佛脑海中有座图书馆,可以循着架上刻的年份、日期,慢慢翻阅旧时光


数字会触发“肌肉记忆”,或许起源于赵叔叔的学生时代。


赵叔叔是江苏江阴人,16岁就考上了北大工学院化学工程系。1952年因高等院系大调整,他转至天津大学就读,并前往门捷列夫化工学院(今俄罗斯门捷列夫化工大学)学习了1年。


作为纯理科生,赵叔叔的整个青葱岁月都与数字作伴。毕业后,他投入我国的原子能工业事业,检测放射性物质,1990年被评为高级工程师,退休后又任职于某生物科技公司,一辈子都在和数字打交道。

赵叔叔珍藏的纪念章



02

为国铸剑,无怨无悔,奋斗的青春满载热血,也悄然留下病根。2021年,赵叔叔被确诊为直肠癌,做了2次手术。2023年夫人因病过世后,他住进了邻近女儿家的良渚随园护理院,而后的一次突发事件,让他至今都难以忘怀。


“那是去年5月,我半夜突然肚子痛,自己估摸着又是肠梗阻。本以为会被送去上级医院治疗,没想到这里的医生护士们稳住了我的病情,让我少经受了一次折腾。”

赵叔叔的桌上摆放着女儿送的温馨小物件

墙上贴的应急“住院物品清单”也来自女儿


护士查房后急速反应,值班医生果断采取措施,主任医师进一步调整治疗方案,责任护士悉心照护,以及护理员贴心照料陪伴,这些环环相扣的举措不仅体现了团队的专业度,也让赵叔叔看到了人与人、部门与部门之间的默契配合


“后来才知道这里运营快10年了,医护团队治疗经验丰富,难怪处理紧急情况迅速又稳当!” 






护理院绿野仙踪般的居住环境



03

在良渚随园护理院,有许多像赵叔叔一样的长者住在养老层。他们日常生活基本能自理,只因一些病症困扰或康复需求,想为自己的晚年多添一份保障。


“我们这里采用医养结合的养老模式,老人出现突发状况,我们可以抓住黄金时间开展救助,必要时也能以最快速度将老人送往上级医院治疗。”护士长赵利芳说道,“那次病情稳住后,赵叔叔给我们写了感谢信,大家很受鼓舞,其实这都是我们应该做的。”

赵叔叔手写的感谢信



身体状况良好时,赵叔叔喜欢下楼散步,穿过绿意葱茏的园区,遛弯至玉鸟集、大谷仓、大屋顶,最是轻松惬意。女儿来看望时,一家人会去周边的良渚博物馆、良渚古城遗址公园、大雄讲寺,听听脚下这片土地传来的历史回响。

随园樱花大道/大屋顶樱花季


护理院举办的随园久久节、月度生日会、戏剧表演、歌咏会等主题活动中,能看见叔叔的笑颜;公寓的教室、健身房、影音室、棋牌室甚至台球桌旁,有他学英语、练八段锦、观影、娱乐的身影;阅览室的书籍带他穿越千年,和AI的对话引领他推开新世界大门。


“我平时都去食堂吃饭,因此结交了一些好朋友。”赵叔叔指着名为“排排坐吃果果”的微信群,说这里都是他的饭友,“有研究原子能的同行,有参与我们国家第一条地铁建设的设计人员,有清华毕业的研究生,有设计院院长……大家饭后会聚在一起聊天,最近还分享了明前茶,日子热热闹闹的,很是有趣!”

赵叔叔正在阅读的书籍

赵叔叔参加随园久久节活动


某些片刻,往日画面会忽然重现,赵叔叔就提笔记下,一点一点写着自己的回忆录。


翻开他递来的灰色本子,我们看到密密麻麻的工整字迹,序号、年份、日期,一笔一划重建着旧时光。轻飘飘的纸被赋予了时间的重量,捧着这些文字,像捧起了沉甸甸的数十载光阴

赵叔叔手写的回忆录



老一辈的原子能工业建设者,背井离乡、风雨兼程,为我国核事业发展奠定基础。晚年如赵叔叔一般,选择最合适的颐养港湾,心中安定、生活充实,便自得其乐、自享从容

大雁养老

免责声明

1.部分内容来源于互联网。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发现内容存在版权问题,请联系大雁养老热线400-060-2099,我们将及时处理。

2.用户从本平台转载文章至其他平台引发的一切纠纷均与本平台无关。